亲爱的南昌:
我发现,英雄城的月光,总是带着几分独特的味道。那是一种沉淀于红砖纹路、渗入青石板肌理的气息,像是无数个夜晚的星火与低语,在岁月里酿成的深褐色陈酿,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我于子夜时分踱步于八一大桥,看赣江如一条沉睡的巨龙,鳞片间闪烁着两岸的灯火。江风挟着水汽拂面而来,恍惚间竟分不清是21世纪的风,还是98年前那晚穿过战士们衣襟的气息。历史在这里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而是化作了空气中的湿度,成了皮肤能直接感知的存在。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千年文脉与近代历史在英雄城奇妙交融。我见过穿汉服的少女在滕王阁北园驻足,鲜红的裙裾拂过汉白玉栏杆,汉服的明艳与古楼的沧桑在镜头里叠成奇妙的共生——历史从不是封存在砖石里的沉默,而是总在某个转角,换个模样与我们并肩。
夜市升起炊烟时,整条街都浸泡在辣椒与油脂的香气里。卖白糖糕的老妇人筷子翻飞,动作熟得像演了半辈子的戏。“这糖糕,火候不到不甜,过了火候就苦。”平民百姓的饮食哲学总比书本上的字更带劲,像摊头刚出锅的糖糕,烫嘴却直抵人心,飘出来的,是那冒着热气的、实实在在的日子。
秋水广场的音乐喷泉夜晚准时起舞,水柱随着《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冲向夜空。孩子们追着水帘跑,银铃似的笑撞在喷起的水幕上,碎成星星点点的光。在这个被声光电子织成的欢乐包裹着的广场上,城市的气质化作水雾里的温润,跟随孩子奔跑的脚步,以最温柔的姿态,把自己的根须,悄悄扎进寻常日子的褶皱里。
您天空的雨来得急。豆大的雨点砸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玻璃穹顶上,声音如同遥远的枪声回响。展厅里,驻足的人们仰望着墙上定格的历史瞬间,雨水从穹顶奔泻而下,那些重叠的倒影中,过去与现在完成了一次静默的对视,讲解员用带着穿透时光的力量说:“就是从这里,一声枪响划破夜空……”
您头顶的月光或温柔浪漫,或皎洁明亮。它静静地照亮那些被磨圆的弹痕,那些长出新芽的老树,那些在烧烤摊前谈笑风生的年轻人,以及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前的玉兰花。在这光晕里,英雄城像一本打开的书,每一页都写满故事,却又保持着神秘的缄默——它知道记忆会以各种形式活着,在瓦罐汤的热气里,在白糖糕的甜香中,在某个孩子突然望向纪念碑的清澈眼神里。
当最后一班地铁呼啸着驶过八一广场地下,我听见带起的风里仿佛裹着您的轻喟。那声音漫过街角的老樟树,既像是对过往的缅怀,又像是对未来的期待。月光下,所有时光都化作了同一种物质,既沉重如钢,又轻盈如羽,凝成您独有的英雄城之魂。
一个在月光下散步的人
2025年7月23日

扫码进入投稿通道
相关文章:
写给英雄城的一封信丨英雄城的月光07-24
我在抗战旧址参与“修复”历史07-17
人民日报社论:坚定信念信心 阔步复兴征程07-01
为甬剧发展“探路”,专家学者这样说05-22
解码清代政商博弈的深度历史,《政商现形记》正式出版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