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在位于新疆国际大巴扎的疆来城,网络达人在拍摄素材。(记者唐红梅摄)
新疆网讯(记者唐红梅)“粉丝朋友们,今天是七夕,刚带大家看完一场中式婚礼,现在咱们看到的是独具特色的‘艾德莱斯之恋’迎亲仪式,是不是特别热闹?欢迎大家来乌鲁木齐现场感受。”
8月29日,在位于新疆国际大巴扎的疆来城内,乌鲁木齐的网络达人们一边对着镜头直播,一边向全国各地的网友发出邀请。直播画面里,欢快动感的乐曲奏响,“新郎”“新娘”伴着旋律翩翩起舞,迎亲队伍一路欢歌前行,不少游客被现场氛围感染,也跟着队伍起舞欢呼,气氛热烈。
当日,由乌鲁木齐市委网信办主办的“秋天的第一枚非遗”活动启动。活动邀请了25名乌鲁木齐本土网络达人参与,通过他们的镜头与声音,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乌鲁木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达人们的非遗探访之旅覆盖多个特色点位:从汇聚非遗活力的疆来城,到系统展示非遗脉络的乌鲁木齐市文化馆(乌鲁木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再到展现文化交融的经开区(头屯河区)文体中心海陆丝工艺美术展。达人们沉浸式体验感受非遗魅力,并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将所见所感传递给网友。
达人们刚抵达疆来城,就遇上了一场非遗主题婚礼秀——现场被游客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达人们也立刻举起相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
网络达人“拍客老李”第一时间在小红书发布了婚礼秀现场图片。他说,不管是传统中式婚礼,还是本土特色的迎亲仪式,都是对美好爱情最隆重的礼赞。这样的场景值得大力宣传,既是弘扬传统文化、传递城市温度的公益实践,也能为乌鲁木齐增添新时代的人文内涵。
疆来城内聚集了数十家非遗工作坊,让非遗技艺真正走进日常生活,游客不仅能现场体验非遗制作过程,还能欣赏精彩的非遗节目,不少非遗传承人也进驻“非遗广场”与游客交流互动。
26岁的网络达人“扎扎江”凭借独特风格翻唱歌曲,在抖音收获了40多万粉丝。此次探访中,他对手鼓、都塔尔、热瓦普等新疆传统乐器产生了浓厚兴趣。“很多新疆乐器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接下来我会试着在短视频创作里以‘边弹边唱’的形式,把这些非遗乐器的魅力分享给更多网友。”他说。
在乌鲁木齐市文化馆(乌鲁木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的展示更加立体多元,图文展板、实物场景、多媒体演示等形式相结合,系统、全面地呈现出乌鲁木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表现形态与文化价值。
网络达人“魔方有毒李辉老师”特意带着两个孩子来感受非遗魅力。他表示,这次不仅是带孩子了解非遗历史,让他们从小接触传统文化,自己也会通过家长和孩子的视角,给粉丝群体讲述新疆的非遗故事。
走进经开区(头屯河区)文体中心,一场海陆丝工艺美术展让人眼前一亮。展览以福建与新疆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为媒介,搭建起海陆丝绸之路的文化“对话”平台,德化白瓷雕塑、漳州布袋木偶、非遗泥彩塑、新疆玉石雕刻等展品丰富多彩。达人们还在这里现场体验了陶艺制作等非遗技艺,感受传统工艺的巧思与温度。
“每一件非遗展品背后,都藏着厚重的历史故事。我希望把这些故事挖出来、讲出去,让更多人了解。”网络达人“陈老师一家”的创作者陈晋说,自己的作品都是讲述新疆故事,在抖音平台拥有60多万粉丝,非遗会成为他接下来重要的拍摄素材,他将挖掘更多非遗背后的故事。
此次活动中,网络达人们围绕乌鲁木齐非遗的民俗、音乐、舞蹈、绘画、工艺制作等领域,深入挖掘背后的故事,再借助自身的影响力,通过发布图文、Vlog等形式,让乌鲁木齐非遗走向更广阔的网络空间,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与吸引力。
相关文章:
从婚礼秀到海陆丝工艺美术展 跟着本土网络达人沉浸式赏非遗魅力08-31
长白山四季|每一眼,都是大自然写的情诗08-26
“亲子植物拓印”进社区 纱帽街道朱家山社区让古韵与亲情共融08-25
“轻松筹”余款可否作为遗产继承? 法院:不能作为受赠人的个人合法财产08-21
竞技体育容不得“饭圈”乱象08-18
第十五届喀交会开幕,上海元素点亮新疆好物08-16
专访谢君豪:能出演“坪石先生”,我很幸福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