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粤澳名优商品展”系列活动之一“永庆坊·名家访谈”第十七期在澳门举办。本次活动以“非遗双城记:版权赋能下的西关织锦与葡韵遗珍”为主题,聚焦非遗版权转化议题,通过穗澳两地非遗专家的分享,为粤港澳大湾区民间文艺版权转化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本场活动由澳门主持人姚文龙担任主持嘉宾,国家级广彩非遗传承人翟惠玲、市级广绣非遗传承人王新元,与澳门民俗文化大师胡国年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分享了版权赋能民间文艺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翟惠玲以广彩数字藏品为例,详细介绍了版权交易为传统技艺带来的变革。“数字技术不是对传统的威胁,而是让非遗焕发新生的工具。”翟惠玲提到,澳门国际化平台为广彩数字藏品的跨境交易提供了便利,未来计划与澳门合作开发“广彩+葡瓷”系列数字产品。
在“版权转化之问”环节,王新元分享了将广绣技艺应用于手提包、丝巾等现代产品的成功案例。他表示:“版权登记不仅保护了我们的创意成果,更为非遗作品赋予了商业价值,让传统技艺真正走进现代生活。”
胡国年从澳门视角出发,分析了土生葡人文化的版权开发现状。“我们正在尝试将土生葡语话剧、澳门民俗故事进行IP化开发,通过版权授权实现文化价值的最大化。”他建议穗澳两地共建非遗版权数据库,为创作者提供更便捷的授权服务。
现场,广州市荔湾区新闻出版局(版权局)与澳门展贸协会交换了战略合作协议,意味着在日后,穗澳两地的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和发展将有更紧密的合作。
此外,广州市荔湾区新闻出版局(版权局)现场聘任胡国年为“荔湾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推广大使”。胡国年表示,期待通过穗澳合作,探索出一条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民间文艺保护与创新发展之路,未来将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
文|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何昱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相关文章:
“永庆坊·名家访谈”:西关织锦遇见葡韵遗珍,双城联动续新篇07-27
浅香“弹幕公交”火遍广东,一句“热热热热”如何击中广东人的心07-25
江苏数字文化产业按下“加速键” 三年行动计划擘画8000亿元发展蓝图07-25
已突破100万人次!“横琴+澳门”联动旅游模式火了07-16
热火朝天 干在当“夏” 华容银商云数据中心建设跑出加速度07-10
粤港澳“三兄弟”如何联动办好十五运会?这一发布会透露信号07-08
澳门基本法纪念馆重新开放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