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贵州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要一手抓改革,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
殷殷嘱托为贵州、毕节在新起点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指明了方向。
改革教育“两手抓”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环境优则企业强
在位于威宁经开区特色食品产业园的贵州威城山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火腿风干车间里,上千只垂挂风干的火腿引人注目,技术人员正仔细查看火腿风干情况。
“2023年我们生产的火腿得到贵州省人民医院认可,达成供销合作,供不应求的‘省医月饼’飘出威宁火腿的香味。现在产品销售市场拓宽,知名度不断提升,我们计划扩建火腿月饼生产线。”贵州威城山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渊介绍,该公司入驻威宁经开区后,威宁自治县委、县政府及经开区管委会“保姆式”服务使企业提速发展:专设火腿产业服务小组,提前介入厂房规划、工艺流程设计,避免企业走弯路;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实现所有许可证线上申报;免费提供代办服务让企业办证更舒心;专家团队每季度上门开展食品安全标准培训,2024年公司通过HACCP体系认证……
贵州威城山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功正是毕节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注脚

在贵州威城山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技术人员在查看火腿的风干情况(赵庆能 摄)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改革谋发展之策,以改革促开放之势,以改革激活力之源。2024年以来,毕节以实施“富矿精开”和“两换”战略为指引,不断深化营商环境领域改革创新,先后建立完善全生命周期免费代办服务、市县联动服务项目落地推进、重点项目联系服务等机制,持续擦亮“贵人服务·毕须办”品牌,相关经验做法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通报推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聚焦企业发展难点、痛点,持续下足硬功夫,优化软环境,不断推动服务企业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出台《关于强化企业服务提升满意度七条措施》,对“规模以上、专精特新、工商联执委、中小微”等四类企业全覆盖开展服务,累计服务企业6052家;
按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通过开门接待、走访调研、专题座谈等形式服务企业962次;
建立健全“投诉处理、营商护航”等有求“毕”应闭环管理机制,办理营商环境问题投诉115件;
在全省率先开展营商环境地方立法工作,按照法定程序起草、论证《毕节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有望年内正式施行全省首部市级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
开展“双承诺双兑现”专项行动,按照“企业兑现投资、政府兑现承诺”要求,以“一企一策”方式制定整改方案,推动26个项目完成兑现,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切实提振社会资本投资信心,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威宁经开区一角 (卯升林 摄)
在队伍建设上毕节市坚持将干部队伍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变量”推动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
抓好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工作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全过程规范,抓实干部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和水平。
针对性地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专题培训班,依托市级党校基本培训班次,组织参加省、市招商营商业务培训等方式,不断教育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和廉洁意识,打造招商营商“新铁军”。
毕节市将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积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开放赋能添活力
日前,走进位于纳雍经开区的毕节市晶煌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订单。制作好的成衣将从这里出发,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毕节市晶煌制衣有限公司自2022年落地投产以来,致力于生产针织休闲服、运动服、户外服等产品,为多家知名品牌做代加工。2024年,该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成80条生产线,目前已投产72条。

工人在毕节市晶煌制衣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线上作业(江子钰 摄)
“与去年相比,今年公司外贸出口平稳上行,4月份预计出口成衣100万件左右。”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庞永贵说,毕节海关的工作人员会定期来公司了解产品出口情况、宣讲政策,为公司提供业务指导。得益于多项政策支持和各部门的贴心服务,公司飞速发展,年产值实现高速增长。2024年,公司产值6.62亿元,外贸出口超1亿元。
“毕节打造‘贵州轻纺城’,为公司发展壮大提供了机遇。”庞永贵说,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坚定了信心,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利用轻纺工业相关政策优势,立足毕节人力资源优势,不断巩固和拓展国内外市场,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纳雍经济开发区一角(韩贤普 摄)
“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
一直以来
毕节以优质营商环境促开放
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聚焦“一图三清单”,以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两大产业基地”和“贵州轻纺城”等重点领域为抓手,以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融入成渝经济圈等战略为契机,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与毕节产业优势,分三批次精心谋划编制推介项目505个,拟引资规模1919.6亿元。
瞄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华中等重点区域,精准匹配企业发展需求和毕节产业所能,靶向洽接央企(国企)、500强、优强民企等重点企业。引进中国华电、中国大唐等央企(国企)投资项目49个,合同投资额207.44亿元;引进中核汇能、中国电投等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7个,合同投资额933.68亿元;引进江苏保龙设备、武汉天源环保、海南中星控股等一批优强民企投资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项目。
近年来毕节不断提升投资吸引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同时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贸易便利化深化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协作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齐抓共管解难题
位于毕节高新区的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台台机器高速运转,各条生产线有序忙碌。

工人在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赶制订单(陈曦 摄)
“2024年,公司年产7200万只锂电池,产值2.7亿元。”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张力中介绍,毕节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积极招引上下游产业企业强化产业链集聚效应;各职能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常态化上门解决企业用工、审批等问题;电费物流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了生产成本……“落户毕节以来,一直得到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为公司的日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切身地感受到毕节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张力中说,没有后顾之忧,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
入驻毕节高新区第一产业园9年多来,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蓬勃发展、势头强劲,获得近10项发明专利、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建成技术水平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新能源锂电池生产基地,是贵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荣获“2021—2023年贵州省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先进企业”称号和省级和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贡献新能源力量。
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是毕节以“营商”促“赢商”的成效所在。毕节以跳起摸高、加压奋进的干劲,着力抓关键、补短板、强弱项、增动能,针对困扰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逐步建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毕节市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推进“全省通办”“一窗通办”“跨省通办”“一网通办”“一证通办”,使便民利企跑出“加速度”。
毕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全市统一的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着力解决全市工程建设项目中介服务资源不均、地方保护、中介垄断等问题,打通群众办事“中梗阻”。
毕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紧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规范建设,健全体制机制,优化政务服务,推行企业承诺函政策、推进问题专项整治、推动建立投诉化解处置机制,着力营造高效规范、风清气正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
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提升劳动力市场监管质量等方面下功夫,聚焦多元化培训需求,全力打造“线上+线下”“公办+民办+企业”的培训资源供给侧“综合体”,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能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保障。

毕节市政务服务中心
接下来,毕节市将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夯实制度基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全市企业活力不断激发、发展潜能加快释放,培育更多吸引“金凤凰”的“梧桐树”,努力以高水平营商环境推动毕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 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作者 梁慧颖 马兆奎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相关文章:
泽润新能敲钟创业板,技术赋能玩转万亿赛道,连通“光伏蓝天”与“电车绿海”05-08
众泰年产0辆高管也能拿千万,2025年还想布局海外市场05-08
毕节:以改革教育开放促“营商”变“赢商”05-08
科技创新结出产业硕果05-08
三个“微视角”看苏州银行走上服务实体进阶之路的底气何在?05-07
苏奥传感实控人拟变更为中创新航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