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年轻人排队参加“电报谢幕仪式”:有温度的连接和表达永不过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20:14:00    

明天,5月1日,杭州地区的电报业务,就要全面停止。这意味着,接下来全国仅有北京提供发报服务。

一个多月来,杭州武林广场电信营业厅,天天出现排队发电报的“盛况”,不少年轻人从全国各地专程赶来“打卡”,最多的一天发出1300多封,有“00后”一口气发了30多封……

4月27日拍摄的中国电信杭州武林广场营业厅电报业务办理专区。新华社发

从未使用过电报的年轻人,为啥会成为电报谢幕仪式最热情的参与者?

电报,作为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从精心构思文字,到一笔一画书写,每个环节都充满仪式感。这让面临巨大压力和焦虑的年轻人,找到了一种别样的浪漫。

年轻人发电报,往往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分享。电报也从一种实用通信工具,变成文化符号和社交货币,其价值不在于传递信息本身,而在于参与一场集体文化仪式。

人们在中国电信杭州武林广场营业厅电报业务办理专区写电报。新华社发

发报人前往营业厅,手写信息,支付特意准备的现金,收件人拿到的是纸质文本,而不是手机屏幕上马上“划走”的影音或文字符号。电报作为一种“慢媒介”,每一个步骤,似乎都在对抗数字时代的便捷与虚无。

工作人员在电报房内处理电报业务。新华社发

在算法推荐、表情包和15秒短视频主导的社交环境中,电报怀旧潮,反映了“Z世代”对社交真实性的一种集体焦虑。他们渴望突破屏幕的阻隔,以电报这种“费力”的沟通方式,满足对“真实社交”的想象。

电报退出,是技术迭代的必然结果。年轻人对电报的热情“挽留”说明,在效率至上的数字时代,人们依然渴望有温度的连接、有分量的表达和有仪式感的告别。这也为我们理解当代年轻人,为他们创造更多有意义的文化参与和情感表达空间,提供了宝贵启示。

“甬派快评”投稿邮箱:llplb@sina.cn

编辑:袁明淙 刘挺 作者 袁明淙

相关文章:

年轻人排队参加“电报谢幕仪式”:有温度的连接和表达永不过时04-30

虚拟偶像:数字时代的跨界融合新生态04-30

大浪街道举行2025年基干民兵出入队仪式暨集合点验大会04-26

爱国卫生运动开启新篇章(健康驿站)04-25

变电运检分公司聚焦核心业务自主实施开展专题授课04-23

消费者、教育等核心业务保持高增长 科大讯飞2024实现营收233.4亿04-22

中国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蒋裕燕获2025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年度最佳残疾人运动员奖04-22

从“跑远路”到“家门口”——贵阳市公积金“社区服务站”架起便民连心桥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