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侵权是指通过语言、文字、行为或其他形式对他人名誉产生消极影响,从而构成违背人权的行为。具体来说,名誉侵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侮辱:
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侮辱行为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或通过行为举止展现,其主观状态为故意。
诽谤:
指故意或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毁损。诽谤行为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或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传播的方式,其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或过失。
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新闻单位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发布虚假信息,如果报道失实并导致他人名誉受损,则构成侵害他人名誉权。
泄露他人隐私:
通过泄露他人的私人信息,损害他人的名誉和社会评价。
这些行为均侵犯了受害人的名誉权,受害人可以依法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维护名誉权是保护个人尊严和信誉的重要法律手段。
相关文章:
证券虚假陈述五大纠纷类型曝光!上海金融法院详解责任认定08-20
造谣传播昆明驾车撞人不实信息者已被刑拘07-23
发布涉“国补”不实信息,“新知百略”负责人被警方行政处罚06-20
“红内裤”事件判了!博主赔偿胖东来40万,道歉30天05-30
规范“五一”期间价格行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提醒告诫书04-25
贵州:务实举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