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上风光”如何点亮“山东灯火”?
5月8日,我国又一条西电东送能源大动脉——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竣工投产。
这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确定实施的重大工程之一,也是全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
黄河流域,央地合作、省际协作,共同打造西电东送示范样板。
(一)
2025年3月1日,是山东实施“外电入鲁”战略20周年。20年来,1.22万亿千瓦时的省外来电跨越千里,输送到齐鲁大地,为山东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外电入鲁”已成为山东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山东接纳外电1547.7亿千瓦时,占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的18.6%。迎峰度夏期间高峰期,山东每用10度电,就有3度外电。

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将甘肃的风电、煤电、光伏发电“打捆”送往山东,每年可输送电量360亿千瓦时以上,将满足山东约4%的年度用电需求。
别小瞧这“4%”,它相当于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今后每年新增的360亿千瓦时可输送电量,将占到接纳外电的近四分之一。
一东一西,两个能源大省何以“牵手”成功?
考虑我国清洁能源生产力的区域布局,“双碳”背景下,必须充分发挥不同区域间禀赋优势,做到合理布局、物尽其用。
甘肃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的重点地区,也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送端。“十五五”期间,甘肃将建成投运特高压外送通道5条,750千伏联络线达到26条,新能源装机规模预计达到1.3亿千瓦。
有了“陇电入鲁”这个“超级充电宝”,既可显著增强山东能源电力保障能力,又可有效促进甘肃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资源优势转化,“1+1>2”的效果更加彰显。
(二)
通俗来讲,能源转型好不好,一看够不够,二看绿不绿,三看贵不贵。
绿电占比超过50%!在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中,这项数据值得特别关注。

要知道,2024年入鲁的外电中有23.6%是绿电,而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绿电占比超过50%,并且每年减少燃煤消耗约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更加显著,真正实现从“外电入鲁”向“绿电入鲁”的升级跨越。
外电帮忙,还需自身努力。
近年来,山东能源转型步伐不断加快。2024年11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跃升为山东第一大电源类型,迈出了历史性一步。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风电、光伏、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分别位于全国第5位、第1位和第3位。
除了促进能源转型,绿电还是吸引投资的一把“利器”。
宁德时代就是典型的例子。纵观宁德时代的布局,四川宜宾是其重要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之一,而宜宾丰富的水电资源是一大独特优势,为电池生产贴上了“绿色标签”。
宁德时代在山东济宁、东营作了重点布局,也和绿电资源息息相关。以东营为例,预计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超过1000万千瓦,具有建成双千万千瓦级风光储一体化基地的能力,为宁德时代加速“零碳”布局提供有力绿电支撑。
有了稳定、可靠的绿电“输血”,加之能源转型的快速推进,山东动能转换、产业转型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
(三)
今年,山东把深化能源转型改革作为10项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成为重中之重。
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电网升级、技术创新与市场机制改革同向同行、共同发力。

作为大国重器,特高压工程是我国工程建设的“拿手好戏”。可能你想不到,从甘肃庆阳陇东换流站,到山东泰安东平换流站,一度电只需0.003秒即可直达,传输速度比人眨一下眼睛快上30倍。
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成功研制并应用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换流变分接开关和基于自主可控芯片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实现了我国电工装备自主可控新的突破。
作为新能源装机大省,最大的烦恼莫过于如何更好地消纳。2024年,山东电网午间最大负荷仅为晚高峰的70%,但光伏出力却占全天发电量的60%,形成结构性矛盾。
山东在全国首创“五段式分时电价”,深谷时段电价下浮90%,尖峰时段电价上浮100%,引导用户主动调整用电行为,取得明显效果。山东午间消纳新能源23亿千瓦时;若按深谷电价0.2元/度计算,这些电量可为用户节省电费4.6亿元。
电网规划和新能源开发规划协同推进,才能实现新能源有序友好发展。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后,将实现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铁塔耸立,银线飞架,一线牵东西。
跨越山河的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正以“先行官”的姿态,走在能源保供和转型队伍的前列。
(大众新闻记者 李子路 刘兵)
相关文章:
泽润新能敲钟创业板,技术赋能玩转万亿赛道,连通“光伏蓝天”与“电车绿海”05-08
毕节:以改革教育开放促“营商”变“赢商”05-08
6比0大胜天津女足!辽宁女足“十五运”资格赛出线在望05-08
科技创新结出产业硕果05-08
引关注!山东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成果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05-08
明起下调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