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门爽剧、穿越逆袭、手撕反派……短剧、短视频让人上头,追到停不下来。这样的“流量密码”,也让别有用心之人眼红。于是,他们利用短剧和短视频的高人气,蹭热点、布陷阱,实施诈骗。
近期,我市各地公安部门已接到多起相关报警,提醒广大市民警惕短剧、短视频热潮背后的电诈陷阱。

AI图:警惕短剧“引流”。
9月10日,鄞州区反诈中心通报了一个典型案例——
家住邱隘镇的张先生(化姓),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因一部短剧差点坠入诈骗陷阱。一切始于他为了解锁短剧的付费内容,填写了个人信息。
随后,一位“贴心”的“客服”便发来邀请,称只需“刷短剧”就能“领红包”,甚至免费收礼物。心动的张先生下载了其指定APP,并尝到“100元返利”和“一箱牛奶”的甜头,随后对这套“看剧赚钱”的模式深信不疑。

当事人签署反诈承诺书。鄞州公安供图
9月4日,当骗子以“收益翻倍”为由,引诱张先生充值升级会员时,邱隘派出所的预警电话及时响起。
民警迅速上门,经过一番耐心讲解,张先生才恍然大悟:所谓的“福利”,原来是“短剧引流”+“刷单诈骗”的组合骗局。所幸警方劝阻及时,才让他避免了更大的财产损失。

近期这类骗局多发,这是最简单的一种——以点赞为名,诱骗当事人刷单。江北公安供图
在江北,同样有类似案例。
李女士(化姓)是其中一名受害者。她平时爱看投资炒股的各种视频。前不久她关注了一名短视频做得又有趣又有“深度”的博主。有一天,她看到博主发消息,称晚上会进行直播,并且分享自己的投资理财经验。
李女士如约进入他的直播间,却未见其人。“只有一个二维码,叫我们扫码进群。”她说,进群后就有人让她下载某个聊天软件,然后又通过这个软件引导她下载了一个“投资理财”APP。
结果不言而喻,李女士陆陆续续投了100多万元,最后无法提现,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AI图:刷短剧及短视频,成了很多人休闲娱乐的习惯。
当前短剧及短视频热潮背后隐藏的电诈陷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市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电诈团伙正利用这些热门形式进行“引流”,并衍生出多种复合型骗局。除较为多发的刷单诈骗、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外,还有一种所谓“卖课件”的骗局也需特别警惕。
据反诈民警介绍,在这类骗局中,不法分子常将自己包装成“资深短剧导演”“百万粉视频博主”等成功人设,夸大收益,并以“三天学会剪辑”“轻松月入过万”等话术为诱饵,吸引用户购买课程。
该骗局一般存在“大”“小”两种套路:
“小骗”:直接售卖内容粗劣的教程课件,收取“报名费”等;
“大骗”:在售课过程中承诺提供流量扶持、广告分成等额外服务,诱导受害人下载涉诈APP,进而将其引导至刷单或投资理财等更深入的诈骗陷阱中,造成更大财产损失。

警方提醒
如今电诈团伙的“引流”手段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广大市民一定要记住,守住“钱袋子”的“唯一技巧”,是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请大家务必将“三不”原则牢记于心:不轻信,所有宣称“做任务返利”的都是陷阱;不下载,不轻易扫码或点击链接下载陌生 APP;不转账,凡是要求垫资做任务的,全是诈骗。
记者 王晓峰
编辑 张颖
相关文章:
一乌克兰女子在美轻轨车厢遭刺喉身亡,疑犯系一流浪汉已落网,有犯罪前科,特朗普回应09-08
视频丨法国一直升机取水灭火时坠毁08-26
大理通报“8岁自闭症男童在苍山失联”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