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10年前彩礼7万元,前年2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9:56:00    

10年前,儿媳过门,彩礼掏出7万元;前年,女儿出嫁,收了2万元,陪嫁了冰箱和彩电。“单从钱数看,亏了5万元。”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曹家坡村村民王彦平看得通透,“婚嫁不是买卖,小两口和睦、日子过好才是关键。”


村民们说,随着收入增加,彩礼水涨船高,10万元以上很普遍,加上见面礼、开箱钱,“还有酒席,一场喜事办下来,总花费超过25万元。”


2022年,通渭县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把抵制高额彩礼纳入村规民约,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并编排小曲戏、情景剧、快板节目,以沉浸式演出走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新理念。


“在村规民约基础上,全县成立由村党支部领导的红白理事会,确立章程,对彩礼、酒席‘限高’。”通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尚锐说,一般婚嫁礼金不超过5万元,举办婚事酒席不超过20桌,农村每桌不超过480元。


飞檐斗拱、笔力遒劲,走进平襄镇孟河村活动广场,村规民约在文化长廊中心位置展示,“发扬厚养薄葬好民风,高价彩礼我们同抵制”。“前年修订时,我们邀请村社干部、乡贤、群众代表一起商讨,共同遵守。”孟河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国说。


今年1月,孟河村村民景文彪给儿子办了婚礼,亲朋好友份子钱都在百元左右,婚礼当天,大家一起帮忙传菜,既减轻了随礼负担,又拉近距离、增添了感情。在通渭,如今结婚兴起上门承包酒席,一桌约400元。


“现在,全县332个行政村和10个社区都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把拒绝高价彩礼纳入管理范畴。”通渭县委宣传部部长李育伟表示,将持续发挥村规民约的引导约束作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来源:《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4日 第07版) D21

相关文章:

2.3万就能买到全能“钢铁保姆”?千万别信04-30

劲仔食品营收增长净利跌,推广投入增长销售费用难控04-30

关税涨价后,跨境卖家寻找新生意04-28

科创板平均股价29.59元,11股股价超200元04-25

“食享5·19,寻味之旅”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美食特惠活动亮点纷呈04-25

上海新房市场频现高认购率, “好房子”驱动居住升级热潮04-25

雷克萨斯纯电动项目落子上海金山 丰田中国总经理上田达郎:这里将诞生丰田最先进的电动化技术04-22

尔康制药:第一季度净利润2811.26万元,同比增长868.9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