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 叶桂平
育材造士,为国之本。当前,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国家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渐趋迫切。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澳门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机制、更优质的服务,助力南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正是为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加大对高层次国际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亦为澳门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锚定方向。
近年来《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等文件陆续出台,一系列青年人才政策与澳门的区位优势、制度优势和国际网络形成互补,为南沙、澳门两地人才流动提供了顶层设计。在新时代背景下,澳门应立足“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功能定位,以政策对接为桥梁,以服务创新为支撑,推动粤澳人才要素跨区域互联互通,助力国家人才强国战略落地生根。其一,依托澳门的制度优势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在政策创新上先行先试,与南沙形成制度对接的“试验田”。在科研合作机制上,积极推动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整合粤港澳三地科研资源,打造中试和应用推广基地,推动两地的科研机构联动,建立“澳门研发、南沙转化”的产学研链条,打破区域间的制度壁垒,构建人才与科研成果流动新范式,为国家人才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落地提供样本。其二,充分发挥澳门背靠祖国、连接葡语系国家的桥头堡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双方企业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助力南沙企业扩大在国际舞台的“朋友圈”。借助中葡平台的优势,通过举办国际峰会、经贸论坛等活动,吸引更多与南沙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等领域国际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入驻南沙,打造国际化的科研人才交流聚集高地。其三,加强澳门与南沙人才政策的对接和协同,围绕海洋工程、物流贸易、高新科技等大湾区重点产业,不断丰富两地人才专业资格互认清单。建立一站式政策服务平台,整合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信息,设立葡语人才服务窗口,便利澳门及葡语国家人才对接大湾区市场,为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枢纽储备国际化人才。
南沙与澳门的协同发展,不仅是“一国两制”优势的生动实践,更是国家人才战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探索。澳门凭借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定位,能够为南沙注入国际化基因,同时,南沙作为粤港澳合作平台的载体,能够为澳门拓展发展空间。两者在政策协同中打破壁垒,在平台联动中集聚资源,在服务融合中优化生态,有助于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相关文章:
经济日报金观平:经济大省挑大梁起势有力05-21
南沙与澳门协同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探索国家人才战略05-21
大浪街道司法所开展医保政策宣传活动05-20
大模型助力1500余作品参赛!全球青少年同台竞技“AI实践”05-19
新闻周刊丨中拉合作,展望下一个十年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