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云歌
9月3日,当天安门广场上铿锵正步回荡,威海人的热血也随之澎湃。在九三阅兵中,“威海制造”与威海人的身影,书写着这座海滨城市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动人故事。

天安门城楼上,有穿越枪林弹雨、为胜利建立不朽功勋的文登籍将军高厚福目睹祖国强大起来的百感交集;

现场有金猴集团的鞋靴承载着女兵仪仗队和联合军乐团的坚定脚步,迪尚集团的礼服衬托着合唱团员的昂扬神采;
阅兵背后,有威海公安“百佳辅警”、优秀教官曲潇受召执行阅兵教练任务,在训练场上磨砺忠诚;
还有全国劳模谷大伟、威海公安英模代表陈强等人作为威海儿女的优秀代表,在现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一座城市的匠心与担当,如同浪花奔向深海,汇入了这场庄严的盛典。
从“威海制造”到“威海身影”,这座海滨城市与九三阅兵的深度交融,展现的是一种精神的同频和情感的共振。


这种共振,源于威海深厚的红色基因。作为甲午战争的终结地和红色胶东的源头,威海这片土地始终流淌着爱国奉献的血液。当《保卫黄河》的旋律在天安门广场响起,威海的山与海、岛与湾也仿佛在与之唱和。
这种共振,基于威海坚实的产业根基。从传统的渔港小城到如今的“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威海用实业兴邦的担当,支撑着大国崛起的梦想。金猴和迪尚的阅兵贡献,正是威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种共振,落于威海人的家国情怀。观礼代表返回威海后,都将这次经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正如谷大伟所说:“我将不断精进技能、勇于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当受阅官兵踏着金猴鞋靴铿锵前行,当合唱团员身着迪尚礼服放声高歌,当威海儿女在现场肃立观礼,当公安教官在训练场挥汗如雨,威海的心跳声汇入了民族复兴的脉搏。
天安门广场上的阅兵已落幕,但威海与祖国同频共振的故事仍在继续。
在这条共振之路上,威海正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强国建设伟大征程,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这乐章始终萦绕。
相关文章:
阅兵时长约70分钟!最新准备情况→08-20
“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经典画面展播继续!投票即将开启08-16
山东荣成一载11人面包车坠海,已致6人遇难、2人正在搜救08-16
无锡强势“破冰”,去年至今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427名!06-26
山东创新建设的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工作站,是做什么的?06-23
退伍军人路遇车祸,出手“重启生命”06-12
扎根生活的科学教育更有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