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法定除斥期间:
由法律直接规定的除斥期间。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的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的存续期间。
约定除斥期间:
允许当事人根据法律自行约定的除斥期间。当事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由一方向对方单方提出合理期限。
解除权行使期限:
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后,如果当事人不行使解除权,则该权利消灭。
保证期间:
在担保责任中,保证责任的除斥期间是债权人主张担保责任的时间限制。如果未在保证期间内行使权利,则保证责任消灭。
其他特定权利的存续期间:
例如,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的二个月内不作出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这里的二个月就是除斥期间。
总结:
除斥期间主要分为法定除斥期间和约定除斥期间,此外还包括解除权行使期限、保证期间等特定情形下的权利存续期间。除斥期间一般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产生之日起计算,且不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规定。除斥期间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形成权,如撤销权、解除权等。
相关文章:
女子称姓“苟”影响生活,申请改姓“敬”被拒?警方回应08-23
商务部:延长对原产于欧盟进口相关乳制品反补贴调查期限08-18
平潭推出“法庭+执行 协同机制 ” 跑出司法服务“加速度”08-13
并购重组松绑激发资本市场活力05-22
赵祥安:法官的“好帮手”群众的“贴心人”04-17
加方抗议中国因毒品犯罪对4名加拿大人执行死刑,外交部回应03-20
10万首付多少月供多少01-31
质证期间是多少天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