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ù yì,意思是 存心;有意识地,明知不应或不必这样做而这样做。以下是一些包含“故意”的词语及其解释:
故意破坏: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某物或环境造成损害,而仍然有意进行破坏。
故意刁难:
明知对方有困难或不便,却故意制造难题或障碍,使其难堪或无法顺利进行。
故意欺负:
明知对方弱小或无力抵抗,而故意对其进行欺凌或压迫。
故意欺骗:
明知自己的陈述或行为与事实不符,却故意隐瞒真相或提供虚假信息,以误导他人。
直接故意: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
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这些词语在法律、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用于描述不同情境下人们有意识地做出某些行为的心态和动机。希望这些解释和示例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故意”及其相关词语的用法。
相关文章: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出版:感受唐宋八大家文学魅力04-29
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六小学:航天精神照童心 科普教育筑梦想04-27
百度沈抖:百度智能云系统级智能基础设施 助力企业大模型高效落地04-25
说法·关注AI法律问题丨AI生成作品,享有著作权吗?04-20
浙江“废铁杰伦”出圈,废品站淘宝,在他手下变成“小铁人乐队”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