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审核是指 法院对案件是否符合立案条件进行的审查。具体来说,立案审核是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规定的期限内对案件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予以立案。如果符合条件,法院将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如果不符合条件,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并告知原告可以提起上诉。
需要注意的是,自2015年5月1日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案审查制已经改为立案登记制。在立案登记制下,当事人只要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法院应当一律接收,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处理,不再需要像立案审查制那样进行实质性的审查。
总结:
立案审核是法院对案件是否符合立案条件进行的审查。
2. 立案审核在立案审查制下,法院需在7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审查决定。
3. 自2015年5月1日起,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立案不再需要审查,法院应当一律接收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
相关文章:
“轻松筹”余款可否作为遗产继承? 法院:不能作为受赠人的个人合法财产08-21
平潭推出“法庭+执行 协同机制 ” 跑出司法服务“加速度”08-13
最美退役军人07-02
特朗普:洛杉矶骚乱事件是“外国入侵”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