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特困企业如何界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31 17:43:38    

特困企业的界定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标准:

财务困境:

企业上年度亏损,且固定性支出超过现金流入。

固定性支出:

企业的固定性支出(如租金、工资等)大于其现金流入。

经济恢复预期:

企业虽然目前面临困难,但有恢复经营的希望。

就业稳定性:

企业已制定稳定就业岗位的措施,没有裁员或少裁员。

合规性: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省及所在区域产业和环保政策(国家限定行业除外),并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

认定程序通常由当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工业和信息化、国资、税务等部门负责。认定为特困企业后,企业可享受一定的财政补助,以帮助其渡过难关。

相关文章:

有企业5年前就开始布局海外仓 至少200余家在海外建设产业基地04-30

放得开也管得住,全国首创的浦东新区医疗器械融资租赁新规正式施行04-29

2025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下月启幕,亮点抢先看04-29

深化吉豫两省农业合作 共谋农业产业新发展04-29

政在发声丨四部门详解稳经济稳就业若干举措:扩内需政策将在二季度加快落地04-28

外贸“开门红”!四川资阳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增长超118%04-28

【大省挑大梁·稳进新好·寿光】寿光更多工厂迈向“智”造04-28

老河口叉车智造成群04-28